设置

关灯

第182章 接受采访

们也是知道的,除此之外,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情,你父亲郑伟的多旺鲜奶公司,前两天刚刚在呼市收购了一家牧场。”

    “而在华北地区,令尊还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……”

    郑谦感觉这个叫刘真的记者太嚣张了,这不是侵犯隐私吗?

    刘真咳嗽了一声,笑道:“我知道你现在的想法,但是没办法,这些资料我们必须要审查,因为上面对你青睐有加,有意把你塑成当代青年的模范典型,树立时代楷模,你会成为2004年度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。”

   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,由人民日报、光明报、青年报等十家主要新闻单位参与评选,郑谦已经成为了本年度候选人,只差最后公布了。

    郑谦虽然对此事有耳闻,但真的挺人民日报的记者告知,也不由得一阵高兴。

    “你的身份背景很正常,就算在海外生活的五年时间,我们也大多能掌握情况。”

    刘真说:“好了,现在大致了解完毕,开始正式提问了。”

    郑谦立即端正态度。

    刘真笑了笑,问道:“为什么会接受《人民日报》的采访?”

    第一个问题很简单,显然是为了让郑谦放松心情。

    郑谦眼睛眨都不眨,直言道:“因为我经常看《人民日报》!特别是看了你的采访提纲后,觉得你们很花心思,也真的是想写一篇好的人物专访,所以我们应该可以坦诚的交谈。”

    刘真笑出声了,当下青年爱看《人民日报》的可不多,郑谦这撒谎时的淡定姿态,让刘真暗自感慨,这混娱乐圈的可真都是八面玲珑。

    他旋即又问道:“你的音乐创作和表达是怎么形成的?”

    郑谦的台词简直倒背如流:“我训练自己不停地去写,不断的去熟悉早已确定的表达方式,进而让这种意识流到我心里,化到血液里,不断地修改,反复地学习,关于学习,我相信每个创作者都深有体会,学习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自我,哪一天当自己完全凭本能表达的时候,你会发现自然形成了‘我所喜欢’的表达方式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都知道你在海外打拼过一段时间,为什么选择回国发展?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问题,郑谦第一反应就是混不下去了,但转而想到这是在采访,于是便认真的说道:“为什么要回国发展?其实道理很简单,如果你觉得回家的感觉开心自在,觉得回国更能学有所用,就应该回来。虽然国内目前还有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,但这不是你我发现的,早在100多年前清朝送出第一批留学生就已存在这一问题。关键是现在这一距离正逐渐缩小,这其中包括了几代人的努力……”

    “而且我觉得,我们这一代,还是非常幸运的,赶上了中国向现代化强国进发的这一大好时机。”

    “等一下,你觉得我们会向现代化强国进发吗?”

    刘真有些诧异。

    单就现在来说,中国大陆的GDP才刚刚升至第六位,这还是三年前,刚刚加入WTO后,对外贸易飞速攀升的结果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和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简直一贫如洗,虽然GDP升至第六位,也算是展示了中国的实力,但距离现代化强国,明显还有很长远的一段距离。

    国内现在各行各业也都是闷头搞发展,虽然明显感觉日子越来越好,但很多人依然还是向往着国外的生活。

    “当然!”

    郑谦回答的很自信。

    没有人比他更懂中国!

    有些话他其实不太敢说,因为比较顾忌所谓的蝴蝶效应,前世中国速度已经震惊了世界,没必要他这张嘴来给中国加油打气。

    一切都会像好的地方发展。

    刘真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随后,他又开始

    -->>(第3/4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