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百五十五 少年陆议
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陆康就能让陆氏和江东士族如此反感孙策。
实在是死掉的人太多,让大家产生了兔死狐悲的感觉。
虽然说陆氏衰弱,对于其他的大家族来说是有利益上的好处。
但是同样是陆氏被孙策干掉了一半人丁,让他们都觉得孙策可能也会这样对待他们,他们也会被干掉族人。
家族发展到这个地步不容易,血脉人口也就百多人,你一口气干掉一半,谁知道你下一口气是不是就要灭掉我们的宗族了?
江东士族对孙策极其反感,也相当惧怕。
而起因就在陆氏,那么自然的,在周瑜看来,破局点也在陆氏。
陆氏在损失了一般的宗族人口之后,现在作为陆氏掌门人的,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少年,名为陆议,表字伯言,年仅十五岁,接掌陆氏家族的一切话语权。
周瑜得知,陆议不是陆康的孩子,而是陆康的从孙,从小丧父,就跟随陆康生活,由陆康负责抚养和教导,与自己的孩子们养在一起。
陆康被孙策干掉的那一年,陆康的儿子陆绩年龄小,不能担负家族重任,于是家族重任就被临危受命给了从辈份上矮了陆绩一辈、但是年龄要大上五六岁的陆议。
庐江一战,几乎把陆氏的族人精华都给摧毁殆尽,留下来一大堆老弱妇孺。
陆氏族人之中能撑起门面的男丁,居然只剩下一个少年陆议。
可见那一战对陆氏的伤害有多大。
此时此刻,陆氏衰败的根本就不能被称作吴四姓之一了,往日的声望还在,可实际上,已经没什么人看重陆氏了。
陆氏的祖业家产什么的也被不少人趁火打劫夺走,少年陆议竭尽全力也只能保证剩余族人们的温饱,难以保全祖业。
沦落到这个地步,陆氏不憎恨孙氏是不可能的,但是也就在这个时候,周瑜发现了破局的机会。
贵为吴四姓之一,却在家族败落之后被豪强士族们欺凌,被谋夺家业,对于陆氏来说,不憎恨也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可能比起干脆的孙策,陆氏对那些下黑手的家伙更为憎恨,孙策毕竟是打仗,而那些家伙则是趁火打劫,欺负老弱妇孺。
那么,这个时候能真正帮到陆氏的,反而就是掌握了政权和军权的孙氏,孙策。
投靠孙氏,与孙氏和解,孙氏会利用军队的强制力帮助陆氏夺回家业,重振吴四姓的声威,等陆议和陆绩成长起来,授予官职,就能重新复兴家族,完成先人的期待。
而与此同时,孙氏和陆氏和解,也将为孙吴政权的本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,对外释放强烈的信号。
我都能和血海深仇的陆氏和解,更何况是你们呢?
或许局面就这样打开了,孙吴政权才能真正的得到江东本地人的承认,开始建立扎实的统治基础。
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,难道不是吗?
周瑜是这样思考的,所以周瑜亲自去拜见陆议的时候,是怀着诚心诚意而去的。
陆议没有拒绝周瑜的会面建议,他在家中迎接了周瑜。
当周瑜见到陆氏家宅破败萧索的模样的时候,便深知陆氏的处境不妙,看到陆氏的女人孩子身上衣服都有补丁,且多为布衣的时候,便知道自己的成功率很高。
少年陆议在周瑜眼里是个温润的少年,礼数周全,言谈举止透露出良好的教养。
看来这几年的离乱和世态炎凉没有将他的心智摧毁,逆境之中依然保证自己的整洁与礼数,坚韧顽强,脸上看不到任何衰败的神色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可以看出这个少年的不平凡。
在陆氏男丁几乎全灭的境况之中撑起了一家子妇孺的生计,这个少年又谈何容易呢?
-->>(第1/2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